北京体育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687|回复: 0

[政治] 2011考研政治毛邓三模拟综合测试题及答案(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5 17: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新时期的解放思想,关键就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思想解放,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怎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归根到底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
  A.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消灭贫穷,走向富强,消灭落后,走向现代化;而中国坚持的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当代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此,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反复强调的一个主题,就是这两个“搞清楚”,这可以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我们在改革开放以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也是对于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在理解和实践邓小平理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分歧和争论,归根到底还在于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列主义,坚持毛泽东思想,才能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因此,第1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第2题正确答案是D选项。
  3.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
  A.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B.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C.坚定地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范围
  8.“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体现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其再认识的关键是:
  A.在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B.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C.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D.在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弄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关键。
  小平同志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他认为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指出:“过去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把苏联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及其相应观念神圣化。”教条化与神圣化一方面终止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凝固了我们的思维,僵化了我们的头脑,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还停留在功利性、工具性的认识水平上。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推理过程和价值目标的质的规定性。只有搞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才能从理论上理清构建社会主义过程和目标。因此,第3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第8题正确答案是B选项。
  4.列宁说:“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根据科学原则进行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的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这句话的含义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
  A.绝对平等 B.按需分配 C.平等富裕 D.共同富裕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
  社会主义的本质或存在的根据,从价值观方面讲,就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除了它允许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发展以外,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邓小平讲的“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离开了共同致富,离开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生产力就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又是我国社会主义必然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因此,邓小平始终非常重视共同富裕对于社会主义的根本意义,他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列宁的这句话正是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5.邓小平从历史活动主体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最终目的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和结果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C.实现按需分配 D.共同富裕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
  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它当然包括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在内,但比共同富裕的目标更高。实现这样的目标,要求社会生产力及其高度发展,使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得到充分涌流。中国原来是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至今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很快创造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而现阶段的中国人民最迫切的要求就是致富。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的,是走向马克思提出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所必须的步骤。正因为此,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使社会主义具有了崭新的形象,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6.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种种困惑和问题,邓小平言简意赅地概括了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是:
  A.最终废除压迫和剥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共同富裕
  B.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C.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针对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概括从比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更高的层次,即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或目标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7.任何一个判断标准,都有一个适用范围的问题。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我们:
  A.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标准 B.判断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
  C.判断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D.判断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适用范围。
  任何一个判断标准,都有一个适用范围的问题。“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主要是针对改革开放具体措施上的成败得失、各方面具体工作的是非得失而言的,它是我们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标准。因此,这个标准主要适用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果说社会主义本质论,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主义是什么的问题的话,那么“三个有利于”标准,则较好地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9.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一方面是为了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是为了:
  A.搞清楚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B.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C.确立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D.社会主义建设扫清思想上的障碍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弄清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目的。
  邓小平之所以再三提出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搞清楚”,一方面是为了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适应时代和历史的发展,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在实践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创新,使它能够回答和解决新情况下出现的新问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10.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便作了明确的概括并多次强调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是根据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根据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考生要注意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11.“三个代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统一,既共同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又共同体现了:
  A.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C.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         D.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三个代表”即集中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又共同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首先,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作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其本质就在于它比资本主义制度更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理应成为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党的先进性归根到底还是体现在它能推动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
  其次,建设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作为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同时也代表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本质论所强调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无论哪一条都离不开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需要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最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致的。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最终要通过使广大人民群众受益表现出来。社会主义本质论正是通过这一点告诉人民,社会主义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制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党要“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这正是社会主义本质中“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集中体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12.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
  A.理论前提 B.核心内容 C.思想基础 D.精髓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地位。
  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在谈到计划和市场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完整地表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容,标志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正式形成。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基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前提和思想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3.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之所以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之所以说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最根本的原因是:
  A.邓小平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B.邓小平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C.邓小平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D.邓小平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以后,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而要成功地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在实践中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根本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已成为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关键所在。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始终是围绕这个根本问题展开的。他在这个问题上取得的最重要、也是具有突破性的理论成果,是在科学社会主义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正因此,党的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14.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世纪和新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得出了一个科学结论,即:
  A.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B.解放生产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D.在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基本理论问题的贡献。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实际上包含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其中,解放生产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从这种意义上说,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也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纲领。
  2001年7月,******同志在庆祝中国******成80周年大会上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又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世纪和新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得出的科学结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15.******指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最根本点是: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保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D.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最根本点。
  人民是我国社会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尊重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有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是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的根本立足点。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是检验一个政党是真马克思主义政党还是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政治标准。因此,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因此,******同志强调: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16.在社会主义本质当中,“解放”、“发展”、“消灭”、“消除”、“最终达到”这些动词的准确使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A.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B.目标的确定性与过程的动态性的统一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D.社会主义本质规定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统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标是确定的,但实现它却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需要通过努力来完成一系列的阶段性任务。现实社会主义是在落后国家建立的,其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在这个过程中,继续进行生产关系的变革,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只有这些阶段性目标逐步实现后,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才能根本实现。这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解放”、“发展”、“消灭”、“消除”、“最终达到”,这些动词的准确使用,充分体现了实现这个最终目标的过程特点,体现了目标的确定性与过程的动态性的统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17.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同志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具体表现在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即:
  A.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需要 B.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最大政治
  C.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D.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002年5月31日,******同志在****中央党校省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的讲话中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执政党“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同志再次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18.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上,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条重要经验是:
  A.以改革促进发展 B.以稳定保证发展
  C.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D.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稳定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很多,矛盾十分复杂,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科学技术落后,还有诸如保持政治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加强国防建设等等,都需要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措施,一个一个地逐步加以解决。但是解决中国所有的困难和问题,都集中到一点,就是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们经受住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都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密切相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要靠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也要靠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19.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固有的认识上,因为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最大的: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思想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最大政治。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最大政治。中国的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却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上。邓小平认为,应把经济问题同政治问题紧紧联系起来,把经济发展上升到政治问题的高度来认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义。社会主义要强大,不断体现优越性,关键在发展。他说:“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所发展,发展很明显。假设我们有五年不发展,或者是低速度发展,假如百分之四、百分之五,甚至百分之二、百分之三,会发生什么影响?这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20.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这段话强调的是: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
  C.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邓小平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客观要求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水平落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只有通过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才能有效地满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国家的需要,强调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21.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综合国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科学技术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主要是因为:其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停止了生产,就既不能生存,也不能发展。物质生产的发展变化始终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且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发展开始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等,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归根到底都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其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在这一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其三,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过程。一切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的产生、发展、变化与消失,都是由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所引起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22.人类历史上的一切社会形态,都有其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
  A.丰富的自然资源 B.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C.充裕的生产资料 D.生产社会化程度高的国有企业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
  人类历史上的一切社会形态,都有其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而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就是构成这个社会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水平不仅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而且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一切社会形态的物质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社会主义社会同人类历史上的其他社会形态一样,也必然有它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因此,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更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样才能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23.作为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
  A.它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 B.它们的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水平是不用的
  C.它们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不同的 D.它们的意识形态是不同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同。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出现了国有经济、合作经济、职工股份所有制经济等新的经济形式,但这些并没有构成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私人占有制,当代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矛盾依然存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但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在分配方式方面,当代资本主义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也作了一系列调整,如实行了福利政策、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但这些并没有改变按资本多少进行分配的实质和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社会福利支出不过是工人阶级劳动力总价值一部分的转化形式。因此,两极分化愈演愈烈,阶级矛盾更加明显、突出。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不同。从政治上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制”、“议会制”,表面上讲自由、民主、平等,实质上是由垄断资本用金钱操纵选举,进而控制政府及其决策,谋求对其有利的政策和制度。从思想上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和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它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文化,其意识形态主张绝对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个人利益至上是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核心,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在国际关系方面,资本主义强国在政治上打着“****”的幌子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经济上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利用“全球化”的过程扩大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在国际军事行动中,更是处处可见其“国家利益”等等,这些都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本质。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理论问题的意义在于它:
  A.有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B.有利于解决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问和困惑
  C.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D.标志着我们已经完成了对社会主义的彻底地认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意义。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生动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同发展、创新的关系,在继承和坚持的同时,必须适应历史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使之能成为解决新情况下出现的新问题的科学指南,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对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科学回答,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有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有利于解决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问和困惑。但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并不能说我们已经完成了对社会主义的彻底地认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2.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为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主要体现在:
  A.它为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
  B.它为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又通过改革来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C.它沟通了社会主义的现实和未来的关系,展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动态发展性,为确立通过长期奋斗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提供了精神支柱
  D.它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是社会主义”为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第一,它为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思想束缚,使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模式。
  第二,它为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又通过改革来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邓小平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没有直接提到以往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所突出的公有制,但并不意味着公有制对社会主义来说是可有可无的。邓小平一直把“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作为改革开放中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原则,他经常告诫人们:“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
  第三,它沟通了社会主义的现实和未来的关系,展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动态发展性,为确立通过长期奋斗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提供了精神支柱。关于生产力,邓小平强调的是“解放”和“发展”,而不是以生产力的现有性质和水平来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关于生产关系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也是一个过程,关于社会关系上的共同富裕,它的实现同样是一个过程。因此,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展开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邓小平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3.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邓小平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本质的起点。在社会主义优越性方面的混乱和错误的观念主要有:
  A.误把单纯的“精神崇高”理解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B.误把“一大二公”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误把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D.误把“普遍贫穷”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在社会主义优越性方面的混乱和错误的观念。
  第一,误把单纯的“精神崇高”理解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优越性有它在精神方面的表现,但决不能认为社会主义优越性仅仅是精神方面。
  第二,误把“一大二公”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其中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本来应该根据生产力的水平来确定,但过去我们做的正好相反。在所有制方面,一味追求“一大二公”,试图依靠公有制生产关系的不断升级来促进经济的发展,结果导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相脱离,严重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误把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大搞平均主义的结果,是严重损害了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干和不干一个样,多干少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共同落后、共同贫穷,使生产力的不到应有的发展。
  第四,误把“普遍贫穷”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发展到了顶峰,产生了“四人帮”“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的荒谬理论。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其本质就是说,社会主义就是穷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4.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这个命题:
  A.本质上是说社会主义是穷的,没有搞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
  B.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确立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迫切性
  C.没有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
  D.否定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消灭贫穷,消除两极分化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优越性。
  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发展到了顶峰,产生了“四人帮”“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的荒谬理论,误把“普遍贫穷”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宁肯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其本质就是说,社会主义就是穷得。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社会主义要优于资本主义,它的生产发展速度应该高于资本主义。所以。林彪、“四人帮”完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原则。”
  “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这一观点没有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没有搞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消灭贫穷,消除两极分化。认为“穷”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说明我们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但是对社会主义是什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什么地认识还不很清楚。这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确立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迫切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5.邓小平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的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这个论断表明:
  A.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需要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B.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C.共同富裕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帮助和带动发展慢的地区和个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D.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实现共富
  18.实现共同富裕是:
  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B.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裕包含这样几层含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实现富裕;社会主义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不能搞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需要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需要通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不能搞平均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是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与发达,其途径就是壮大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根本原则。如果我们的经济发展偏离了这一目标,就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握好这一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根本原则和优越性的体现。因此,第18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结合第5题题目,邓小平这句话并没有指明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因此,第5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6.邓小平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认识和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下列选项对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的本质包含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 B.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
  C.社会主义的本质比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更为深刻更为根本
  D.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提出是以社会主义本质为基础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它社会的内在质的规定性,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理论概括,它比社会主义特征更宏观、更集中、更深层,是社会主义更高层次的概念,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决定性。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存在形式,是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一般是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建立的,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组织结构、管理形式和规范体系的总和,是由宪法和法律所确认的国家基本制度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关系,表现在:
  首先,社会主义的本住进包含了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还包含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包含了根本目的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等本质比社会主义制度本质更为深刻、更为根本。只有当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符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要求时,它才有意义。邓小平着重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的层次上,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将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制度区别开来。
  其次,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离开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就不能实现共同富裕。
  再次,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D选项是错误的)。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不仅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还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7.90年代以来,通过各方面的改革,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前列;但同时,其中国企改革就使2600万职工下岗,党中央实行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确保了下岗职工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这段资料表明:
  A.解放、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
  B.解放生产力只是社会形态变革的任务,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方向和要求
  D.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过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同样也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以往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发展生产力。事实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具体制度、体制方面的弊端也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就需要改革。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提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在社会主义动力观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
  题干的材料表明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各项举措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表现,选项B是错误的。同时材料中的“确保了下岗职工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则反映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方向和要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8.社会主义本质的整体论述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的统一,表现在: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生产力方面的规定性;“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生产关系方面的属性
  B.“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以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实现为基础和前提
  D.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实现必然要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保证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整体论述包含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生产力的问题,又包括了生产关系的问题,同时又包括了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生产力方面的规定性,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是生产关系方面的属性,蕴含着不同于其他社会制度的特点。“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要实现其根本目的要以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实现为基础和前提,必须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保证。只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才能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因此,B选项是错误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9.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大理论成果之一,在理论上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新”在:
  A.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特征中抽象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一范畴
  B.突出了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首要地位
  C.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发展和完善公有制指明了方向 D.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大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在理论上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具体表现在:
  第一,从历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特征中,抽象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范畴。以往人们在使用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时,基本上用于推测理想的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各方面的特征,并称之为“本质特征”,如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无产阶级专政等等,其中有些特征确实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社会形态的区别。但是这对于搞清楚什么社会主义是不够的。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超越了过去人们所认识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克服了只注重特征,甚至把特征当作目的,而忽视了更为基本的社会目标,因而自觉不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了的缺陷,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突出了生产力在社会本质中的首要地位。邓小平强调“发展生产力”,即坚持了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共性,又体现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个性,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它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管带。邓小平是从论证社会主义究竟应当是穷的还是富的这个命题入手,逐步深化,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升华到社会主义本质高度的。
  第三,强调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力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内在统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不仅既讲了生产力,又讲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更讲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这里讲的生产力,不是静态地讲生产力水平,而是强调了对生产力的“解放”,这就内在地包含了生产关系的作用;这里讲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强调“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内在地包含了生产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
  10.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一个是公有制占主体,一个是共同富裕。”之所以没有直接将公有制直接列入社会主义本质当中,是因为:
  A.公有制占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不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B.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实现形式的探索、确定,要以生产力的实际要求、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为参考和依据
  C.把公有制占主体这个社会主义特征作为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手段,使其具体内容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服务
  D.公有制占主体只是回答了社会主义应当是什么,没有揭示更为本质的东西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的关系。
  邓小平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之所以没有直接提公有制以及其他社会特征(如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并不表示这些特征不影响、不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A选项是错误的),而是要通过揭示社会根本目的这个最高层次的本质,把社会主义在各方面的特征作为实现根本目的的手段,使这些特征的具体内容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服务(C选项),更好地表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而不是把这些特征的具体表现凝固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本质是反映事物内在的、必然的、符合规律性的东西;而事物的本质又可以分为一级本质、二级本质等等,即反映事物的本质的深度和概括程度不同。从社会主义的各种现象形态中抽象出来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只是回答社会主义应当是什么,而没有告诉我们更为本质的东西,即究竟为什么要建立具有这样特征的社会,它所追求的根本目标是什么(D选项)。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在改革中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根据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根据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B选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
 11.邓小平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这段话表明:
  A.我们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B.我们的生产力不发达,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快速发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本质的表现
  D.只有当我们真正实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称得上是社会主义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及对我们国情的认识。
  一种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要看它是否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才能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因此,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现在我们正在向这个路上走。
  选项A和D是对我国国情的错误认识,我国现在既不是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也不是非社会主义时期,已经是社会主义阶段。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
  12.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其依据是:
  A.发展社会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B.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
  C.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基本条件
  D.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根本力量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发展生产力的依据。
  (1)发展社会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归根到底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
  (2)解放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最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首先是要能够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要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只有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
  (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因此,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基本条件。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要看它是否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把发展生产力最为根本任务,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发展,才能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条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而人民群众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力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13.******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思想丰富了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的内涵,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认识。贯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的基本要求有: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B.坚持和深化改革,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打开广阔通途
  C.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赢得发展空间
  D.相信和依靠人民,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心一意谋发展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贯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的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发展要有新思路。在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如果不改变传统的发展思路,就难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后劲。
  第二,坚持和深化改革,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打开广阔通途。发展是目的,但发展也会有阻力,这些组立既来自计划经济年代留下来的体制弊端,同时也来自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而体制弊端和束缚发展的做法规定的存在,又同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必须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各处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
  第三,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赢得发展空间。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因此邓小平特别强调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最担心的就是丧失机会。******深刻分析了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敏锐指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定要有主动精神和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而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固循守旧。
  第四,相信和依靠人民,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心一意谋发展。当今世界,人才和人的能力建设,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成为中国******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首要任务。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发展获得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1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多次地、反复地强调和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同志反复强调要把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确立这一根本任务的依据是:
  A.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发展生产力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C.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
  D.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确立社会主义社会根本任务的依据。
  第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首先是要能够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要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只有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出发,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生产力水平落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才能有效地解决好主要矛盾。
  第三,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要看它是否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市场经济需要生产力的发展,但这并不是把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依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15.******在“5•31”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六大中,都提出必须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表明了我国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客观依据是:
  A.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的要求
  B.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及其他社会矛盾的要求
  C.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要求 D.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的要求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发展生产力客观依据。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从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实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还是从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以及国际形势的特点来看,大力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第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当今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我国之所以必须经过一个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生产力水平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面临的时代特点又决定我们必须接受双重的历史挑战,即一方面要面对传统的产业革命的挑战,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当今世界正在兴起的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地方和地方、部门和部门、地方和部门内部各个企业和单位之间,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之间以及他们各自内部之间,不同经济成分和社会集团之间以及各种经济成分和社会集团的内部,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都存在着极为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财富不断涌现出来,使社会摆脱不发达状态,才能有效地协调社会矛盾和实现社会公平,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适应社会主义需要的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还不可能很快地建立起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很不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还不够发达。这就要求我们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在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是确立发展生产力的理论依据,并不是客观依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16.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存在下去都需要发展生产力,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方式和目的却不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具有的特点有:
  A.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的 B.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生产力
  C.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D.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具有的特点。
  虽然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发展生产力,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又有其特殊的规定性。这种特殊规定性是由特定社会制度的本质所决定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范畴,其实现方式、目的、程度都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其一,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资本家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为了少数人富裕起来,它只能导致两极分化。其二,社会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并建立了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制度,这就从根本上排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性因素。社会主义还能依靠它自身的内在机制,不断改革和完善其经济体制,因此比资本主义制度更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计划和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生产力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特点,资本主义社会同样具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17.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出的理论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突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突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 C.突出了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D.突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本质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既包括了生产力的问题,又包括了生产关系的问题,同时又包括了社会主义最重要实现的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主要体现在:
  第一,突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传统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只是局限于生产关系的层次。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到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特别强调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在今天,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就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社会主义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的位置。
  第二,突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这就把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坚持射虎注意的基本制度统一起来。社会主义的本质不仅有对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而且必须在生产关系上得到体现。
  第三,突出了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如果我们的经济发展偏离了这一目标,就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把握好这一根本原则。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19.2001年7月,******同志在庆祝中国******成立80周年大会上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是因为:
  A.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B.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C.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
  D.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任务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首先,以人的全民发展为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制度是以人为本的制度,人的发展贯穿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其次,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成果的广泛应用,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交往范围越来越大,需要越来越丰富,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而随着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恶果进一步显现,人们认识到,社会不仅要发展,而且要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互为表里、相互促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更高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上,更体现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任务,因此C选项和D选项是错误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
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新时期的解放思想,关键就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思想解放,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怎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归根到底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
  A.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消灭贫穷,走向富强,消灭落后,走向现代化;而中国坚持的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当代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此,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反复强调的一个主题,就是这两个“搞清楚”,这可以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我们在改革开放以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也是对于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在理解和实践邓小平理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分歧和争论,归根到底还在于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列主义,坚持毛泽东思想,才能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因此,第1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第2题正确答案是D选项。
  3.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
  A.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B.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C.坚定地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范围
  8.“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体现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其再认识的关键是:
  A.在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B.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C.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D.在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弄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关键。
  小平同志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他认为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指出:“过去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把苏联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及其相应观念神圣化。”教条化与神圣化一方面终止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凝固了我们的思维,僵化了我们的头脑,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还停留在功利性、工具性的认识水平上。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推理过程和价值目标的质的规定性。只有搞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才能从理论上理清构建社会主义过程和目标。因此,第3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第8题正确答案是B选项。
  4.列宁说:“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根据科学原则进行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的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这句话的含义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
  A.绝对平等 B.按需分配 C.平等富裕 D.共同富裕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
  社会主义的本质或存在的根据,从价值观方面讲,就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除了它允许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发展以外,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邓小平讲的“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离开了共同致富,离开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生产力就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又是我国社会主义必然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因此,邓小平始终非常重视共同富裕对于社会主义的根本意义,他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列宁的这句话正是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5.邓小平从历史活动主体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最终目的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和结果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C.实现按需分配 D.共同富裕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
  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它当然包括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在内,但比共同富裕的目标更高。实现这样的目标,要求社会生产力及其高度发展,使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得到充分涌流。中国原来是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至今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很快创造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而现阶段的中国人民最迫切的要求就是致富。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的,是走向马克思提出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所必须的步骤。正因为此,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使社会主义具有了崭新的形象,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6.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种种困惑和问题,邓小平言简意赅地概括了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是:
  A.最终废除压迫和剥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共同富裕
  B.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C.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针对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概括从比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更高的层次,即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或目标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7.任何一个判断标准,都有一个适用范围的问题。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我们:
  A.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标准 B.判断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
  C.判断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D.判断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适用范围。
  任何一个判断标准,都有一个适用范围的问题。“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主要是针对改革开放具体措施上的成败得失、各方面具体工作的是非得失而言的,它是我们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标准。因此,这个标准主要适用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果说社会主义本质论,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主义是什么的问题的话,那么“三个有利于”标准,则较好地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9.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一方面是为了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是为了:
  A.搞清楚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B.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C.确立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D.社会主义建设扫清思想上的障碍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弄清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目的。
  邓小平之所以再三提出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搞清楚”,一方面是为了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适应时代和历史的发展,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在实践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创新,使它能够回答和解决新情况下出现的新问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10.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便作了明确的概括并多次强调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是根据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根据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考生要注意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11.“三个代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统一,既共同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又共同体现了:
  A.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C.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         D.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三个代表”即集中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又共同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首先,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作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其本质就在于它比资本主义制度更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理应成为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党的先进性归根到底还是体现在它能推动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
  其次,建设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作为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同时也代表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本质论所强调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无论哪一条都离不开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需要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最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致的。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最终要通过使广大人民群众受益表现出来。社会主义本质论正是通过这一点告诉人民,社会主义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制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党要“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这正是社会主义本质中“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集中体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12.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
  A.理论前提 B.核心内容 C.思想基础 D.精髓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地位。
  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在谈到计划和市场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完整地表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容,标志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正式形成。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基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前提和思想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3.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之所以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之所以说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最根本的原因是:
  A.邓小平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B.邓小平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C.邓小平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D.邓小平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以后,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而要成功地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在实践中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根本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已成为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关键所在。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始终是围绕这个根本问题展开的。他在这个问题上取得的最重要、也是具有突破性的理论成果,是在科学社会主义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正因此,党的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14.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世纪和新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得出了一个科学结论,即:
  A.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B.解放生产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D.在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基本理论问题的贡献。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实际上包含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其中,解放生产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从这种意义上说,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也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纲领。
  2001年7月,******同志在庆祝中国******成80周年大会上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又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世纪和新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得出的科学结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15.******指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最根本点是: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保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D.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最根本点。
  人民是我国社会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尊重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有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是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的根本立足点。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是检验一个政党是真马克思主义政党还是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政治标准。因此,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因此,******同志强调: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16.在社会主义本质当中,“解放”、“发展”、“消灭”、“消除”、“最终达到”这些动词的准确使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A.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B.目标的确定性与过程的动态性的统一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D.社会主义本质规定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统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标是确定的,但实现它却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需要通过努力来完成一系列的阶段性任务。现实社会主义是在落后国家建立的,其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在这个过程中,继续进行生产关系的变革,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只有这些阶段性目标逐步实现后,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才能根本实现。这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解放”、“发展”、“消灭”、“消除”、“最终达到”,这些动词的准确使用,充分体现了实现这个最终目标的过程特点,体现了目标的确定性与过程的动态性的统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17.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同志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具体表现在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即:
  A.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需要 B.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最大政治
  C.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D.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002年5月31日,******同志在****中央党校省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的讲话中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执政党“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同志再次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18.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上,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条重要经验是:
  A.以改革促进发展 B.以稳定保证发展
  C.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D.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稳定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很多,矛盾十分复杂,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科学技术落后,还有诸如保持政治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加强国防建设等等,都需要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措施,一个一个地逐步加以解决。但是解决中国所有的困难和问题,都集中到一点,就是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们经受住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都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密切相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要靠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也要靠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19.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固有的认识上,因为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最大的: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思想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最大政治。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最大政治。中国的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却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上。邓小平认为,应把经济问题同政治问题紧紧联系起来,把经济发展上升到政治问题的高度来认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义。社会主义要强大,不断体现优越性,关键在发展。他说:“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所发展,发展很明显。假设我们有五年不发展,或者是低速度发展,假如百分之四、百分之五,甚至百分之二、百分之三,会发生什么影响?这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20.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这段话强调的是: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
  C.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邓小平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客观要求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水平落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只有通过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才能有效地满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国家的需要,强调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21.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综合国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科学技术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主要是因为:其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停止了生产,就既不能生存,也不能发展。物质生产的发展变化始终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且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发展开始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等,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归根到底都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其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在这一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其三,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过程。一切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的产生、发展、变化与消失,都是由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所引起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22.人类历史上的一切社会形态,都有其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
  A.丰富的自然资源 B.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C.充裕的生产资料 D.生产社会化程度高的国有企业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
  人类历史上的一切社会形态,都有其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而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就是构成这个社会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水平不仅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而且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一切社会形态的物质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社会主义社会同人类历史上的其他社会形态一样,也必然有它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因此,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更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样才能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23.作为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
  A.它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 B.它们的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水平是不用的
  C.它们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不同的 D.它们的意识形态是不同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同。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出现了国有经济、合作经济、职工股份所有制经济等新的经济形式,但这些并没有构成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私人占有制,当代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矛盾依然存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但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在分配方式方面,当代资本主义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也作了一系列调整,如实行了福利政策、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但这些并没有改变按资本多少进行分配的实质和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社会福利支出不过是工人阶级劳动力总价值一部分的转化形式。因此,两极分化愈演愈烈,阶级矛盾更加明显、突出。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不同。从政治上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制”、“议会制”,表面上讲自由、民主、平等,实质上是由垄断资本用金钱操纵选举,进而控制政府及其决策,谋求对其有利的政策和制度。从思想上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和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它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文化,其意识形态主张绝对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个人利益至上是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核心,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在国际关系方面,资本主义强国在政治上打着“****”的幌子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经济上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利用“全球化”的过程扩大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在国际军事行动中,更是处处可见其“国家利益”等等,这些都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本质。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理论问题的意义在于它:
  A.有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B.有利于解决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问和困惑
  C.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D.标志着我们已经完成了对社会主义的彻底地认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意义。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生动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同发展、创新的关系,在继承和坚持的同时,必须适应历史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使之能成为解决新情况下出现的新问题的科学指南,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对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科学回答,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有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有利于解决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问和困惑。但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并不能说我们已经完成了对社会主义的彻底地认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2.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为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主要体现在:
  A.它为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
  B.它为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又通过改革来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C.它沟通了社会主义的现实和未来的关系,展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动态发展性,为确立通过长期奋斗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提供了精神支柱
  D.它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是社会主义”为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第一,它为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思想束缚,使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模式。
  第二,它为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又通过改革来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邓小平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没有直接提到以往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所突出的公有制,但并不意味着公有制对社会主义来说是可有可无的。邓小平一直把“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作为改革开放中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原则,他经常告诫人们:“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
  第三,它沟通了社会主义的现实和未来的关系,展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动态发展性,为确立通过长期奋斗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提供了精神支柱。关于生产力,邓小平强调的是“解放”和“发展”,而不是以生产力的现有性质和水平来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关于生产关系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也是一个过程,关于社会关系上的共同富裕,它的实现同样是一个过程。因此,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展开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邓小平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3.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邓小平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本质的起点。在社会主义优越性方面的混乱和错误的观念主要有:
  A.误把单纯的“精神崇高”理解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B.误把“一大二公”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误把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D.误把“普遍贫穷”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在社会主义优越性方面的混乱和错误的观念。
  第一,误把单纯的“精神崇高”理解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优越性有它在精神方面的表现,但决不能认为社会主义优越性仅仅是精神方面。
  第二,误把“一大二公”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其中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本来应该根据生产力的水平来确定,但过去我们做的正好相反。在所有制方面,一味追求“一大二公”,试图依靠公有制生产关系的不断升级来促进经济的发展,结果导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相脱离,严重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误把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大搞平均主义的结果,是严重损害了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干和不干一个样,多干少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共同落后、共同贫穷,使生产力的不到应有的发展。
  第四,误把“普遍贫穷”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发展到了顶峰,产生了“四人帮”“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的荒谬理论。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其本质就是说,社会主义就是穷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4.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这个命题:
  A.本质上是说社会主义是穷的,没有搞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
  B.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确立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迫切性
  C.没有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
  D.否定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消灭贫穷,消除两极分化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优越性。
  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发展到了顶峰,产生了“四人帮”“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的荒谬理论,误把“普遍贫穷”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宁肯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其本质就是说,社会主义就是穷得。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社会主义要优于资本主义,它的生产发展速度应该高于资本主义。所以。林彪、“四人帮”完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原则。”
  “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这一观点没有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没有搞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消灭贫穷,消除两极分化。认为“穷”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说明我们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但是对社会主义是什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什么地认识还不很清楚。这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确立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迫切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5.邓小平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的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这个论断表明:
  A.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需要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B.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C.共同富裕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帮助和带动发展慢的地区和个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D.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实现共富
  18.实现共同富裕是:
  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B.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裕包含这样几层含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实现富裕;社会主义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不能搞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需要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需要通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不能搞平均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是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与发达,其途径就是壮大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根本原则。如果我们的经济发展偏离了这一目标,就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握好这一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根本原则和优越性的体现。因此,第18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结合第5题题目,邓小平这句话并没有指明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因此,第5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6.邓小平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认识和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下列选项对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的本质包含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 B.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
  C.社会主义的本质比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更为深刻更为根本
  D.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提出是以社会主义本质为基础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它社会的内在质的规定性,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理论概括,它比社会主义特征更宏观、更集中、更深层,是社会主义更高层次的概念,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决定性。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存在形式,是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一般是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建立的,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组织结构、管理形式和规范体系的总和,是由宪法和法律所确认的国家基本制度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关系,表现在:
  首先,社会主义的本住进包含了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还包含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包含了根本目的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等本质比社会主义制度本质更为深刻、更为根本。只有当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符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要求时,它才有意义。邓小平着重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的层次上,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将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制度区别开来。
  其次,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离开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就不能实现共同富裕。
  再次,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D选项是错误的)。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不仅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还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7.90年代以来,通过各方面的改革,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前列;但同时,其中国企改革就使2600万职工下岗,党中央实行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确保了下岗职工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这段资料表明:
  A.解放、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
  B.解放生产力只是社会形态变革的任务,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方向和要求
  D.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过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同样也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以往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发展生产力。事实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具体制度、体制方面的弊端也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就需要改革。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提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在社会主义动力观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
  题干的材料表明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各项举措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表现,选项B是错误的。同时材料中的“确保了下岗职工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则反映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方向和要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8.社会主义本质的整体论述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的统一,表现在: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生产力方面的规定性;“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生产关系方面的属性
  B.“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以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实现为基础和前提
  D.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实现必然要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保证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整体论述包含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生产力的问题,又包括了生产关系的问题,同时又包括了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生产力方面的规定性,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是生产关系方面的属性,蕴含着不同于其他社会制度的特点。“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要实现其根本目的要以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实现为基础和前提,必须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保证。只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才能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因此,B选项是错误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9.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大理论成果之一,在理论上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新”在:
  A.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特征中抽象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一范畴
  B.突出了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首要地位
  C.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发展和完善公有制指明了方向 D.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大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在理论上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具体表现在:
  第一,从历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特征中,抽象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范畴。以往人们在使用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时,基本上用于推测理想的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各方面的特征,并称之为“本质特征”,如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无产阶级专政等等,其中有些特征确实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社会形态的区别。但是这对于搞清楚什么社会主义是不够的。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超越了过去人们所认识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克服了只注重特征,甚至把特征当作目的,而忽视了更为基本的社会目标,因而自觉不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了的缺陷,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突出了生产力在社会本质中的首要地位。邓小平强调“发展生产力”,即坚持了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共性,又体现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个性,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它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管带。邓小平是从论证社会主义究竟应当是穷的还是富的这个命题入手,逐步深化,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升华到社会主义本质高度的。
  第三,强调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力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内在统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不仅既讲了生产力,又讲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更讲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这里讲的生产力,不是静态地讲生产力水平,而是强调了对生产力的“解放”,这就内在地包含了生产关系的作用;这里讲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强调“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内在地包含了生产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
  10.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一个是公有制占主体,一个是共同富裕。”之所以没有直接将公有制直接列入社会主义本质当中,是因为:
  A.公有制占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不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B.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实现形式的探索、确定,要以生产力的实际要求、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为参考和依据
  C.把公有制占主体这个社会主义特征作为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手段,使其具体内容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服务
  D.公有制占主体只是回答了社会主义应当是什么,没有揭示更为本质的东西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的关系。
  邓小平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之所以没有直接提公有制以及其他社会特征(如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并不表示这些特征不影响、不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A选项是错误的),而是要通过揭示社会根本目的这个最高层次的本质,把社会主义在各方面的特征作为实现根本目的的手段,使这些特征的具体内容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服务(C选项),更好地表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而不是把这些特征的具体表现凝固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本质是反映事物内在的、必然的、符合规律性的东西;而事物的本质又可以分为一级本质、二级本质等等,即反映事物的本质的深度和概括程度不同。从社会主义的各种现象形态中抽象出来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只是回答社会主义应当是什么,而没有告诉我们更为本质的东西,即究竟为什么要建立具有这样特征的社会,它所追求的根本目标是什么(D选项)。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在改革中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根据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根据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B选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
 11.邓小平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这段话表明:
  A.我们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B.我们的生产力不发达,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快速发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本质的表现
  D.只有当我们真正实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称得上是社会主义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及对我们国情的认识。
  一种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要看它是否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才能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因此,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现在我们正在向这个路上走。
  选项A和D是对我国国情的错误认识,我国现在既不是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也不是非社会主义时期,已经是社会主义阶段。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
  12.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其依据是:
  A.发展社会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B.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
  C.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基本条件
  D.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根本力量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发展生产力的依据。
  (1)发展社会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归根到底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
  (2)解放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最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首先是要能够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要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只有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
  (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因此,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基本条件。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要看它是否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把发展生产力最为根本任务,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发展,才能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条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而人民群众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力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13.******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思想丰富了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的内涵,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认识。贯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的基本要求有: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B.坚持和深化改革,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打开广阔通途
  C.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赢得发展空间
  D.相信和依靠人民,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心一意谋发展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贯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的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发展要有新思路。在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如果不改变传统的发展思路,就难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后劲。
  第二,坚持和深化改革,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打开广阔通途。发展是目的,但发展也会有阻力,这些组立既来自计划经济年代留下来的体制弊端,同时也来自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而体制弊端和束缚发展的做法规定的存在,又同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必须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各处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
  第三,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赢得发展空间。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因此邓小平特别强调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最担心的就是丧失机会。******深刻分析了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敏锐指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定要有主动精神和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而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固循守旧。
  第四,相信和依靠人民,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心一意谋发展。当今世界,人才和人的能力建设,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成为中国******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首要任务。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发展获得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1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多次地、反复地强调和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同志反复强调要把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确立这一根本任务的依据是:
  A.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发展生产力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C.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
  D.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确立社会主义社会根本任务的依据。
  第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首先是要能够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要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只有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出发,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生产力水平落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才能有效地解决好主要矛盾。
  第三,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要看它是否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市场经济需要生产力的发展,但这并不是把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依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15.******在“5•31”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六大中,都提出必须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表明了我国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客观依据是:
  A.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的要求
  B.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及其他社会矛盾的要求
  C.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要求 D.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的要求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发展生产力客观依据。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从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实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还是从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以及国际形势的特点来看,大力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第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当今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我国之所以必须经过一个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生产力水平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面临的时代特点又决定我们必须接受双重的历史挑战,即一方面要面对传统的产业革命的挑战,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当今世界正在兴起的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地方和地方、部门和部门、地方和部门内部各个企业和单位之间,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之间以及他们各自内部之间,不同经济成分和社会集团之间以及各种经济成分和社会集团的内部,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都存在着极为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财富不断涌现出来,使社会摆脱不发达状态,才能有效地协调社会矛盾和实现社会公平,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适应社会主义需要的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还不可能很快地建立起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很不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还不够发达。这就要求我们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在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是确立发展生产力的理论依据,并不是客观依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16.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存在下去都需要发展生产力,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方式和目的却不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具有的特点有:
  A.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的 B.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生产力
  C.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D.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具有的特点。
  虽然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发展生产力,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又有其特殊的规定性。这种特殊规定性是由特定社会制度的本质所决定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范畴,其实现方式、目的、程度都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其一,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资本家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为了少数人富裕起来,它只能导致两极分化。其二,社会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并建立了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制度,这就从根本上排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性因素。社会主义还能依靠它自身的内在机制,不断改革和完善其经济体制,因此比资本主义制度更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计划和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生产力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特点,资本主义社会同样具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17.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出的理论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突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突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 C.突出了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D.突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本质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既包括了生产力的问题,又包括了生产关系的问题,同时又包括了社会主义最重要实现的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主要体现在:
  第一,突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传统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只是局限于生产关系的层次。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到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特别强调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在今天,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就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社会主义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的位置。
  第二,突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这就把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坚持射虎注意的基本制度统一起来。社会主义的本质不仅有对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而且必须在生产关系上得到体现。
  第三,突出了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如果我们的经济发展偏离了这一目标,就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把握好这一根本原则。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19.2001年7月,******同志在庆祝中国******成立80周年大会上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是因为:
  A.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B.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C.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
  D.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任务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首先,以人的全民发展为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制度是以人为本的制度,人的发展贯穿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其次,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成果的广泛应用,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交往范围越来越大,需要越来越丰富,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而随着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恶果进一步显现,人们认识到,社会不仅要发展,而且要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互为表里、相互促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更高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上,更体现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任务,因此C选项和D选项是错误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
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新时期的解放思想,关键就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思想解放,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怎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归根到底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
  A.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消灭贫穷,走向富强,消灭落后,走向现代化;而中国坚持的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当代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此,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反复强调的一个主题,就是这两个“搞清楚”,这可以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我们在改革开放以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也是对于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在理解和实践邓小平理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分歧和争论,归根到底还在于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列主义,坚持毛泽东思想,才能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因此,第1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第2题正确答案是D选项。
  3.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
  A.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B.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C.坚定地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范围
  8.“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体现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其再认识的关键是:
  A.在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B.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C.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D.在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弄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关键。
  小平同志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他认为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指出:“过去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把苏联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及其相应观念神圣化。”教条化与神圣化一方面终止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凝固了我们的思维,僵化了我们的头脑,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还停留在功利性、工具性的认识水平上。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推理过程和价值目标的质的规定性。只有搞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才能从理论上理清构建社会主义过程和目标。因此,第3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第8题正确答案是B选项。
  4.列宁说:“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根据科学原则进行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的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这句话的含义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
  A.绝对平等 B.按需分配 C.平等富裕 D.共同富裕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
  社会主义的本质或存在的根据,从价值观方面讲,就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除了它允许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发展以外,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邓小平讲的“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离开了共同致富,离开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生产力就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又是我国社会主义必然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因此,邓小平始终非常重视共同富裕对于社会主义的根本意义,他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列宁的这句话正是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5.邓小平从历史活动主体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最终目的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和结果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C.实现按需分配 D.共同富裕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
  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它当然包括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在内,但比共同富裕的目标更高。实现这样的目标,要求社会生产力及其高度发展,使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得到充分涌流。中国原来是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至今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很快创造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而现阶段的中国人民最迫切的要求就是致富。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的,是走向马克思提出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所必须的步骤。正因为此,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使社会主义具有了崭新的形象,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6.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种种困惑和问题,邓小平言简意赅地概括了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是:
  A.最终废除压迫和剥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共同富裕
  B.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C.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针对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概括从比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更高的层次,即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或目标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7.任何一个判断标准,都有一个适用范围的问题。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我们:
  A.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标准 B.判断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
  C.判断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D.判断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适用范围。
  任何一个判断标准,都有一个适用范围的问题。“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主要是针对改革开放具体措施上的成败得失、各方面具体工作的是非得失而言的,它是我们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标准。因此,这个标准主要适用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果说社会主义本质论,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主义是什么的问题的话,那么“三个有利于”标准,则较好地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9.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一方面是为了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是为了:
  A.搞清楚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B.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C.确立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D.社会主义建设扫清思想上的障碍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弄清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目的。
  邓小平之所以再三提出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搞清楚”,一方面是为了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适应时代和历史的发展,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在实践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创新,使它能够回答和解决新情况下出现的新问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10.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便作了明确的概括并多次强调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是根据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根据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考生要注意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11.“三个代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统一,既共同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又共同体现了:
  A.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C.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         D.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三个代表”即集中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又共同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首先,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作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其本质就在于它比资本主义制度更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理应成为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党的先进性归根到底还是体现在它能推动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
  其次,建设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作为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同时也代表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本质论所强调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无论哪一条都离不开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需要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最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致的。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最终要通过使广大人民群众受益表现出来。社会主义本质论正是通过这一点告诉人民,社会主义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制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党要“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这正是社会主义本质中“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集中体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12.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
  A.理论前提 B.核心内容 C.思想基础 D.精髓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地位。
  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在谈到计划和市场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完整地表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容,标志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正式形成。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基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前提和思想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3.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之所以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之所以说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最根本的原因是:
  A.邓小平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B.邓小平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C.邓小平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D.邓小平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以后,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而要成功地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在实践中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根本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已成为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关键所在。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始终是围绕这个根本问题展开的。他在这个问题上取得的最重要、也是具有突破性的理论成果,是在科学社会主义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正因此,党的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14.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世纪和新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得出了一个科学结论,即:
  A.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B.解放生产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D.在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基本理论问题的贡献。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实际上包含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其中,解放生产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从这种意义上说,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也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纲领。
  2001年7月,******同志在庆祝中国******成80周年大会上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又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世纪和新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得出的科学结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15.******指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最根本点是: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保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D.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最根本点。
  人民是我国社会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尊重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有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是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的根本立足点。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是检验一个政党是真马克思主义政党还是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政治标准。因此,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因此,******同志强调: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16.在社会主义本质当中,“解放”、“发展”、“消灭”、“消除”、“最终达到”这些动词的准确使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A.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B.目标的确定性与过程的动态性的统一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D.社会主义本质规定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统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标是确定的,但实现它却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需要通过努力来完成一系列的阶段性任务。现实社会主义是在落后国家建立的,其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在这个过程中,继续进行生产关系的变革,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只有这些阶段性目标逐步实现后,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才能根本实现。这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解放”、“发展”、“消灭”、“消除”、“最终达到”,这些动词的准确使用,充分体现了实现这个最终目标的过程特点,体现了目标的确定性与过程的动态性的统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17.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同志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具体表现在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即:
  A.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需要 B.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最大政治
  C.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D.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002年5月31日,******同志在****中央党校省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的讲话中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执政党“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同志再次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18.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上,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条重要经验是:
  A.以改革促进发展 B.以稳定保证发展
  C.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D.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稳定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很多,矛盾十分复杂,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科学技术落后,还有诸如保持政治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加强国防建设等等,都需要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措施,一个一个地逐步加以解决。但是解决中国所有的困难和问题,都集中到一点,就是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们经受住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都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密切相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要靠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也要靠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19.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固有的认识上,因为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最大的: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思想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最大政治。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最大政治。中国的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却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上。邓小平认为,应把经济问题同政治问题紧紧联系起来,把经济发展上升到政治问题的高度来认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义。社会主义要强大,不断体现优越性,关键在发展。他说:“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所发展,发展很明显。假设我们有五年不发展,或者是低速度发展,假如百分之四、百分之五,甚至百分之二、百分之三,会发生什么影响?这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20.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这段话强调的是: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
  C.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邓小平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客观要求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水平落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只有通过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才能有效地满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国家的需要,强调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21.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综合国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科学技术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主要是因为:其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停止了生产,就既不能生存,也不能发展。物质生产的发展变化始终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且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发展开始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等,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归根到底都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其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在这一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其三,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过程。一切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的产生、发展、变化与消失,都是由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所引起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22.人类历史上的一切社会形态,都有其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
  A.丰富的自然资源 B.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C.充裕的生产资料 D.生产社会化程度高的国有企业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
  人类历史上的一切社会形态,都有其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而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就是构成这个社会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水平不仅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而且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一切社会形态的物质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社会主义社会同人类历史上的其他社会形态一样,也必然有它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因此,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更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样才能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23.作为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
  A.它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 B.它们的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水平是不用的
  C.它们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不同的 D.它们的意识形态是不同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同。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出现了国有经济、合作经济、职工股份所有制经济等新的经济形式,但这些并没有构成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私人占有制,当代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矛盾依然存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但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在分配方式方面,当代资本主义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也作了一系列调整,如实行了福利政策、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但这些并没有改变按资本多少进行分配的实质和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社会福利支出不过是工人阶级劳动力总价值一部分的转化形式。因此,两极分化愈演愈烈,阶级矛盾更加明显、突出。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不同。从政治上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制”、“议会制”,表面上讲自由、民主、平等,实质上是由垄断资本用金钱操纵选举,进而控制政府及其决策,谋求对其有利的政策和制度。从思想上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和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它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文化,其意识形态主张绝对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个人利益至上是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核心,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在国际关系方面,资本主义强国在政治上打着“****”的幌子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经济上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利用“全球化”的过程扩大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在国际军事行动中,更是处处可见其“国家利益”等等,这些都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本质。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理论问题的意义在于它:
  A.有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B.有利于解决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问和困惑
  C.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D.标志着我们已经完成了对社会主义的彻底地认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意义。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生动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同发展、创新的关系,在继承和坚持的同时,必须适应历史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使之能成为解决新情况下出现的新问题的科学指南,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对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科学回答,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有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有利于解决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问和困惑。但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并不能说我们已经完成了对社会主义的彻底地认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2.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为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主要体现在:
  A.它为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
  B.它为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又通过改革来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C.它沟通了社会主义的现实和未来的关系,展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动态发展性,为确立通过长期奋斗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提供了精神支柱
  D.它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是社会主义”为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第一,它为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思想束缚,使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模式。
  第二,它为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又通过改革来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邓小平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没有直接提到以往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所突出的公有制,但并不意味着公有制对社会主义来说是可有可无的。邓小平一直把“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作为改革开放中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原则,他经常告诫人们:“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
  第三,它沟通了社会主义的现实和未来的关系,展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动态发展性,为确立通过长期奋斗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提供了精神支柱。关于生产力,邓小平强调的是“解放”和“发展”,而不是以生产力的现有性质和水平来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关于生产关系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也是一个过程,关于社会关系上的共同富裕,它的实现同样是一个过程。因此,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展开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邓小平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3.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邓小平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本质的起点。在社会主义优越性方面的混乱和错误的观念主要有:
  A.误把单纯的“精神崇高”理解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B.误把“一大二公”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误把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D.误把“普遍贫穷”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在社会主义优越性方面的混乱和错误的观念。
  第一,误把单纯的“精神崇高”理解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优越性有它在精神方面的表现,但决不能认为社会主义优越性仅仅是精神方面。
  第二,误把“一大二公”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其中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本来应该根据生产力的水平来确定,但过去我们做的正好相反。在所有制方面,一味追求“一大二公”,试图依靠公有制生产关系的不断升级来促进经济的发展,结果导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相脱离,严重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误把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大搞平均主义的结果,是严重损害了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干和不干一个样,多干少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共同落后、共同贫穷,使生产力的不到应有的发展。
  第四,误把“普遍贫穷”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发展到了顶峰,产生了“四人帮”“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的荒谬理论。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其本质就是说,社会主义就是穷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4.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这个命题:
  A.本质上是说社会主义是穷的,没有搞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
  B.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确立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迫切性
  C.没有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
  D.否定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消灭贫穷,消除两极分化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优越性。
  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发展到了顶峰,产生了“四人帮”“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的荒谬理论,误把“普遍贫穷”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宁肯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其本质就是说,社会主义就是穷得。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社会主义要优于资本主义,它的生产发展速度应该高于资本主义。所以。林彪、“四人帮”完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原则。”
  “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这一观点没有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没有搞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消灭贫穷,消除两极分化。认为“穷”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说明我们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但是对社会主义是什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什么地认识还不很清楚。这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确立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迫切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5.邓小平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的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这个论断表明:
  A.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需要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B.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C.共同富裕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帮助和带动发展慢的地区和个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D.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实现共富
  18.实现共同富裕是:
  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B.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裕包含这样几层含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实现富裕;社会主义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不能搞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需要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需要通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不能搞平均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是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与发达,其途径就是壮大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根本原则。如果我们的经济发展偏离了这一目标,就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握好这一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根本原则和优越性的体现。因此,第18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结合第5题题目,邓小平这句话并没有指明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因此,第5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6.邓小平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认识和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下列选项对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的本质包含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 B.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
  C.社会主义的本质比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更为深刻更为根本
  D.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提出是以社会主义本质为基础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它社会的内在质的规定性,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理论概括,它比社会主义特征更宏观、更集中、更深层,是社会主义更高层次的概念,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决定性。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存在形式,是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一般是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建立的,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组织结构、管理形式和规范体系的总和,是由宪法和法律所确认的国家基本制度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关系,表现在:
  首先,社会主义的本住进包含了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还包含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包含了根本目的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等本质比社会主义制度本质更为深刻、更为根本。只有当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符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要求时,它才有意义。邓小平着重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的层次上,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将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制度区别开来。
  其次,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离开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就不能实现共同富裕。
  再次,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D选项是错误的)。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不仅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还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7.90年代以来,通过各方面的改革,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前列;但同时,其中国企改革就使2600万职工下岗,党中央实行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确保了下岗职工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这段资料表明:
  A.解放、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
  B.解放生产力只是社会形态变革的任务,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方向和要求
  D.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过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同样也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以往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发展生产力。事实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具体制度、体制方面的弊端也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就需要改革。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提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在社会主义动力观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
  题干的材料表明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各项举措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表现,选项B是错误的。同时材料中的“确保了下岗职工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则反映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方向和要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8.社会主义本质的整体论述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的统一,表现在: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生产力方面的规定性;“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生产关系方面的属性
  B.“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以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实现为基础和前提
  D.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实现必然要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保证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整体论述包含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生产力的问题,又包括了生产关系的问题,同时又包括了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生产力方面的规定性,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是生产关系方面的属性,蕴含着不同于其他社会制度的特点。“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要实现其根本目的要以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实现为基础和前提,必须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保证。只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才能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因此,B选项是错误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9.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大理论成果之一,在理论上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新”在:
  A.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特征中抽象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一范畴
  B.突出了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首要地位
  C.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发展和完善公有制指明了方向 D.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大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在理论上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具体表现在:
  第一,从历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特征中,抽象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范畴。以往人们在使用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时,基本上用于推测理想的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各方面的特征,并称之为“本质特征”,如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无产阶级专政等等,其中有些特征确实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社会形态的区别。但是这对于搞清楚什么社会主义是不够的。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超越了过去人们所认识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克服了只注重特征,甚至把特征当作目的,而忽视了更为基本的社会目标,因而自觉不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了的缺陷,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突出了生产力在社会本质中的首要地位。邓小平强调“发展生产力”,即坚持了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共性,又体现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个性,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它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管带。邓小平是从论证社会主义究竟应当是穷的还是富的这个命题入手,逐步深化,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升华到社会主义本质高度的。
  第三,强调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力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内在统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不仅既讲了生产力,又讲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更讲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这里讲的生产力,不是静态地讲生产力水平,而是强调了对生产力的“解放”,这就内在地包含了生产关系的作用;这里讲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强调“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内在地包含了生产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
  10.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一个是公有制占主体,一个是共同富裕。”之所以没有直接将公有制直接列入社会主义本质当中,是因为:
  A.公有制占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不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B.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实现形式的探索、确定,要以生产力的实际要求、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为参考和依据
  C.把公有制占主体这个社会主义特征作为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手段,使其具体内容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服务
  D.公有制占主体只是回答了社会主义应当是什么,没有揭示更为本质的东西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的关系。
  邓小平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之所以没有直接提公有制以及其他社会特征(如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并不表示这些特征不影响、不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A选项是错误的),而是要通过揭示社会根本目的这个最高层次的本质,把社会主义在各方面的特征作为实现根本目的的手段,使这些特征的具体内容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服务(C选项),更好地表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而不是把这些特征的具体表现凝固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本质是反映事物内在的、必然的、符合规律性的东西;而事物的本质又可以分为一级本质、二级本质等等,即反映事物的本质的深度和概括程度不同。从社会主义的各种现象形态中抽象出来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只是回答社会主义应当是什么,而没有告诉我们更为本质的东西,即究竟为什么要建立具有这样特征的社会,它所追求的根本目标是什么(D选项)。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在改革中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根据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根据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B选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
 11.邓小平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这段话表明:
  A.我们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B.我们的生产力不发达,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快速发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本质的表现
  D.只有当我们真正实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称得上是社会主义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及对我们国情的认识。
  一种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要看它是否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才能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因此,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现在我们正在向这个路上走。
  选项A和D是对我国国情的错误认识,我国现在既不是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也不是非社会主义时期,已经是社会主义阶段。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
  12.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其依据是:
  A.发展社会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B.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
  C.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基本条件
  D.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根本力量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发展生产力的依据。
  (1)发展社会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归根到底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
  (2)解放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最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首先是要能够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要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只有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
  (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因此,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基本条件。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要看它是否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把发展生产力最为根本任务,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发展,才能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条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而人民群众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力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13.******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思想丰富了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的内涵,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认识。贯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的基本要求有: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B.坚持和深化改革,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打开广阔通途
  C.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赢得发展空间
  D.相信和依靠人民,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心一意谋发展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贯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的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发展要有新思路。在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如果不改变传统的发展思路,就难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后劲。
  第二,坚持和深化改革,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打开广阔通途。发展是目的,但发展也会有阻力,这些组立既来自计划经济年代留下来的体制弊端,同时也来自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而体制弊端和束缚发展的做法规定的存在,又同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必须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各处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
  第三,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赢得发展空间。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因此邓小平特别强调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最担心的就是丧失机会。******深刻分析了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敏锐指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定要有主动精神和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而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固循守旧。
  第四,相信和依靠人民,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心一意谋发展。当今世界,人才和人的能力建设,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成为中国******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首要任务。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发展获得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1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多次地、反复地强调和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同志反复强调要把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确立这一根本任务的依据是:
  A.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发展生产力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C.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
  D.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确立社会主义社会根本任务的依据。
  第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首先是要能够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要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只有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出发,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生产力水平落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才能有效地解决好主要矛盾。
  第三,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要看它是否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市场经济需要生产力的发展,但这并不是把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依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15.******在“5•31”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六大中,都提出必须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表明了我国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客观依据是:
  A.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的要求
  B.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及其他社会矛盾的要求
  C.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要求 D.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的要求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发展生产力客观依据。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从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实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还是从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以及国际形势的特点来看,大力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第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当今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我国之所以必须经过一个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生产力水平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面临的时代特点又决定我们必须接受双重的历史挑战,即一方面要面对传统的产业革命的挑战,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当今世界正在兴起的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地方和地方、部门和部门、地方和部门内部各个企业和单位之间,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之间以及他们各自内部之间,不同经济成分和社会集团之间以及各种经济成分和社会集团的内部,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都存在着极为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财富不断涌现出来,使社会摆脱不发达状态,才能有效地协调社会矛盾和实现社会公平,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适应社会主义需要的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还不可能很快地建立起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很不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还不够发达。这就要求我们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在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是确立发展生产力的理论依据,并不是客观依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16.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存在下去都需要发展生产力,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方式和目的却不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具有的特点有:
  A.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的 B.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生产力
  C.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D.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具有的特点。
  虽然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发展生产力,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又有其特殊的规定性。这种特殊规定性是由特定社会制度的本质所决定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范畴,其实现方式、目的、程度都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其一,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资本家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为了少数人富裕起来,它只能导致两极分化。其二,社会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并建立了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制度,这就从根本上排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性因素。社会主义还能依靠它自身的内在机制,不断改革和完善其经济体制,因此比资本主义制度更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计划和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生产力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特点,资本主义社会同样具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17.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出的理论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突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突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 C.突出了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D.突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本质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既包括了生产力的问题,又包括了生产关系的问题,同时又包括了社会主义最重要实现的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主要体现在:
  第一,突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传统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只是局限于生产关系的层次。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到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特别强调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在今天,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就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社会主义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的位置。
  第二,突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这就把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坚持射虎注意的基本制度统一起来。社会主义的本质不仅有对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而且必须在生产关系上得到体现。
  第三,突出了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如果我们的经济发展偏离了这一目标,就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把握好这一根本原则。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19.2001年7月,******同志在庆祝中国******成立80周年大会上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是因为:
  A.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B.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C.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
  D.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任务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首先,以人的全民发展为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制度是以人为本的制度,人的发展贯穿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其次,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成果的广泛应用,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交往范围越来越大,需要越来越丰富,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而随着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恶果进一步显现,人们认识到,社会不仅要发展,而且要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互为表里、相互促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更高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上,更体现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任务,因此C选项和D选项是错误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体育大学论坛 ( 琼ICP备12002442号 )

GMT+8, 2024-3-28 23:57 , Processed in 0.11571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