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艺美术学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开放注册)
搜索
查看: 51933|回复: 8

[其它] 浙江经济危机爆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9 21: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多人不认同金融过于发到是导致浙江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性原因,对于这点,我自己的理解是,在金融领域其实没有谁是谁的根本原因,很多 事件是互为因果的,所以如果单纯说金融机构的过多是导致了浙江经济的空心化,肯定是不对的,只能说不断加剧和恶化了这个空心化的过程。

而事实上,在经济空心化过程中,大量企业的投机模式和涉足房产所带来的表面暴利,很大程度上也导致金融机构的不断加入浙江这个市场,所以,经济空心化 也很大程度上带来了金融机构数量的日益增加。在利润面前,所有的风控制度其实都很惨白,这个到不一定是我国银行所特有的,巴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乃至摩 根大通等等国际知名银行,也没见得少犯这种错误。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9 21: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很多人不认同我觉得那段金融改革的描述,怎么说呢?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确很难说谁对谁错,在金融改革方面,我只能瞎讲,因为高度不够,肯定讲的东西很虚,大家凑合着听听看。不对的地方多指教。

我前面这么长的文章,其实核心思想只有一点,浙江的金融所从事金融业态过于简单和低级,其实还是挺符合浙江的精神,就是什么事情都能草根化。野蛮生长是浙江的天性,浙江政府的无为模式,其实大大的促进了浙江的发展,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种无为模式却又大大的限制了浙江的发展,使得浙江在大型重型企 业的建设上一直落后于广东江苏,总的来说,浙江在过去的十年,应该说度过了最好的前五年,同时错过了最可惜的后五年,前面五年浙江的经济其实得到了长足的 发展,如果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政府将金融工作重点放在,引导金融资本聚焦在产业转型升级上,那现在的浙江将是另外一番情景。

所以浙江经济怎么了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资本未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水平,进行升级,而不断的将注意力放在了原始放贷上,但是责任在谁?从理性人的角度考 虑,如果放贷能获得很好的收益,而且也不需要太多的费时费力,那么资金流向这个领域其实不能责怪金融资本本身,所以政府成为了一个很大的可被指责方,这个 角度上,政府负有很大的责任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9 21: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的金融在过去的十年里,因为政府的刻意放任自流,只知道不断引入金融机构,却并没有在金融监管层面做太多的功夫,导致进入浙江的所有的金融机构在 浙江这个市场所从事的竞争过于原始,除了放贷款,真没有干别的事情,如果说要有区别,就是资金规模以及贷款利率的区别。所以,在浙江,金融基本上可以等同 于放贷款,不管什么形式的发放,到最后就一笔贷款。

很多人指责,政府垄断了金融,民营资本不得进入?其实,我从来没有这么觉得过,我甚至可以说,浙江其实从来就没有金融管制过。按照在浙江的理解,说句 不负责任的话,浙江前十名的国有企业,没有不放贷的。浙江所有的上市公司也没有不参与放贷的。一样的道理,浙江也没有不放贷的担保公司,也没有不放贷的各 种投资公司。更别说充斥在浙江市场上的大量民间抬会,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放贷机构。所谓管制,只是法律上的约束罢了。现实生活中,未有管制一说。

那么金融机构在吸储方面有否严格的管制呢?我一样认为也不存在垄断问题,浙江所有的能放贷的公司的放贷其资金成本个别的都甚至都低于银行,但是所赚的 利差却都要远高于银行,上市公司的放贷是没有成本的,大不了不分红呗,在浙江不少上市公司都成立了各种各样的放贷机构,将超募资金用于放贷,至于什么形 式,什么方式,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而浙江大量国有企业的吸储则来自于银行的贷款,凭借其政府信用,每年从银行获取的贷款基本上都可以达到基准利率,但是其所赚取的利差,远高于银行。相 对可怜的是那些担保公司、投资公司,以及大量的民间放贷人,他们的成本会高很多,但是至少也是能吸储的,只要不出事情就行。因为中国的非法集资罪向来是结 果论的,不出事情,怎么干都行,出了事情,怎么干都不行。这就是浙江的金融现状。所以,谁说浙江金融是垄断的呢?


  (图片摘自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
浙江省投资额是“固定资产投资额”的简称。固定资产投资额,系指一定时期投入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总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城乡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和城乡居民个人投资。按照我国现行计划管理体制,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三个部分;城乡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包括县城、镇、工矿区所辖范围内的个人建房和农村个人建房,以及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按指使用年限在两年以上、单位价值在三十元以上的生产资料)的投资。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9 21: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就是在这个低层次的,原始的状态下,金融自娱自乐的玩了很多年,从没有政府真正思考过金融的下一步何去何从,该如何更好的服务浙江的企业?

前文如果说了浙江企业是由于内在的赌性促使浙江企业家投向房地产和放贷领域的话,那么浙江金融的不作为,无疑又是进一步逼迫浙江企业家上梁山的又一道 门槛,前面我是从资金成本的角度去提出这种提法,但是在深入想下去,银行作为独立法人,快速盈利自然是第一位,那自然利率更高,放贷更方便,风控更严格是 理所当然的事情,那么促成金融机构如此放贷,未能有效配合地方经济的发展的罪魁祸首,归纳到政府手里,其实也是未尝不可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某个意义上讲,企业转型升级是一项赌博,浙江的实体经济的构成大量是简单的在加工以及大量的初加工的出口所构成的,浙江的经济特点本 身就是中小作坊较多,浙江人都自己有做老板的习惯,所以大量的企业家都是从一家企业里分化出来的,做到一定阶段,都会不断的分家,所以整体规模都做不大, 而浙江也一直有藏富于民的说法,大家手头有点钱,日子都挺好过,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存在的情况下,反倒应该日子过的挺好,但是金融机构的加 入,使得大量的企业家反倒会去借钱做一些事情。做什么事情就开始成为关键了。

我们一般脑子里都认为应该是做转型升级,从中小作坊开始扩产,机器升级,或者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上去。走日本的产业革新道路。但是这个情况上,问 题出来了,中国的金融机构,未能给予这个条件,不能匹配浙江的产业升级之路,浙江的占90%以上的资金,没有投入到产业升级之路上去,都被投入到了房地产上了。

浙江省销售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或服务,从购买或接受应税劳务方或服务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切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以及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9 21: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呢?金融机构为什么更乐意投同样的是中长期期限房地产项目,而不愿意投资企业的中长期项目建设贷款呢?

我自己的几个想法是这样的:

过去十年的房地产的开发,太过简单易懂,只要好的地段,好的价格拿下,傻瓜团队都能开发,所以考虑发放房地产贷款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的少。便于审查。 很多人不认同我的观点,但是我可以这么说,虽然所有的银行要求一大堆的材料让你去做房地产项目的测算,但是不夸张的说,我可以用一个晚上就编写一个非常完 善,严谨,财务数据不出任何问题的房地产项目建设的尽职调查报告给你。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尤其在过去十年,未来的房地产开发可能会越来越注重品牌,越来 越注重差异化竞争,但是过去十年就是拼地价,拼资金的游戏。

我前段时间跟一个国税局长在酒桌上喝酒,提到房地产调控的问题,我自己的观点就是不进行分税制度的改革,房地产调控就是一句空话,房地产价格上涨趋势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哪怕回落也只是为了更好的上涨做准备。

棺材哥上台后所进行的分税制,在当时的历史因素下,对于巩固中央集权,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具备极大的好处,但是当经济连续高速发展了十多年后的今天,分 税制的弊端,其实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体现,为什么地方政府热衷卖地,不断推高地价,不就是因为地方财政收入被中央死死的掐住了脖子,不得不从土地入手么?

从分配比例来看,地方政府获得的税收收入过小,使得地方政府的日子一直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无论你中央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紧缩的财政政策,其实地方从来只有积极,没有紧缩一说,为什么?创造税收来源是根源。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9 21: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分配比例来看,地方政府获得的税收收入过小,使得地方政府的日子一直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无论你中央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紧缩的财政政策,其实地方从来只有积极,没有紧缩一说,为什么?创造税收来源是根源。

所以我说,什么狗屁减税方案,那都是扯淡,不可能实现的了。中央地方的政策如果违背了地方政府的利益,阳奉阴违的事情势必出现。事实上的确如此,今年 浙江的税务稽核面提高到了30%以上,比过去几年提高了不少。税务稽查的另外一面就是要求企业补交税款,浙江已经不少企业被补交了不少税款了。

这让我想到了当年的万历新政中的张居正,人家上台第一件事情就是考成法的实施,内容就是要丈量田亩,然后收税,一年时间收上了过去七八年的税收总额。 感觉就是相当于藏税于民,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可以拿出来贴补财政。所以分税制不进行改革,基本上,房地产调控也好,还是减税也好,都是浮云。房地产是第 二财政的情况下,银行从事房地产业务,自认为风险得到极大的保障。

反过来看所谓的转型升级,四个字,说说是容易,做起来天难了,我当年做过一个企业的项目贷款,一个项目做完,我也成了半个专家了,不静下心来研究个大 半年,还真拿不出什么尽职调查报告来。企业的转型升级是具备极大不确定性的,完全存在升级失败后,不进反退的情况下,当企业抽调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砸 下去的时候,很多企业如果没有很完善的后续措施,资金应对,基本都属于血路一条。而金融机构却恰恰在这些时候会退而却步,没有多少金融机构愿意静下心来去 做这些项目,也不会匹配更多的资金,政府在这个时候该出手的时候,却也一样毫无作为。那么既然如此,我企业也就算了,反正现在有房地产这样赚钱快,风险小 的项目,转型升级走到最后也就荒芜一片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9 21: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任一方,造福一地,政府还是要配备较为长远的眼光,来考虑地方的长远建设发展的,日本、德国、乃至美国都可以看出,政府在产业创新领域其实提供了强 有力的财政保障的,美国我觉得可以放在一边,另外考虑,因为其市场化信用机制非常发达,政府不出手都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而日本、德国基本上都是复制倾国家 之力扶持产业资本的模式。通过国家干预的方式建立其了在产业上具备龙头地位的企业,浙江的企业大多自生自灭,又生活在一个浮躁的世界,所谓的产业升级,到 最后真的只能成为一场浮云。

其实,我们的政府总是在该出手的时候没有出手,却在某些不该出手的时候,总是会出手,政府是市场的参与主体,但是政府却总是没有边际,承担了超越市场 主体以外的权限和责任,这次六百家企业联名上书政府的事情,我是持反对意见的,我对浙江的企业家很多时候表现出来的草根形态表示很不屑。

政府有没有权利压制银行,要求继续放贷?有没有权利,通过别的一些非市场化的方式帮助企业?这个命题姑且放在一边,政府过于全能,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出 什么事情,都会到政府头上,政府承担了太多不该政府承担的事情,政府没有哪个能力去解决这么多的事情,我前面说的关于产业转型过程中,政府要出台一系列的 金融政策,这个是制度权限范围内的事情,政府反倒没有参与,大量的精力却用在里处理一些紧急的非政府权限范围内的事情,导致了政府边际也无限扩张,负面效 果就是无论什么事情,都是政府兜底,一旦政府兜底不住,那么大家一起玩完,市场化的进程中,政府扮演什么角色?需要思考。

浙江的企业家,很有意思,我做银行的时候,其实挺鄙视的,很多企业家,是真的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每次跟企业家吃饭的时候,都会听见其对政府的 满腹怨言,觉得政府阻碍了其发展,不讲市场规则,赚了钱都是自己能力好,亏了钱是因为政府不好。到现在企业出事情了,一个个都不顾所谓市场规则,拼命要求政府出来干涉,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苏州工艺美术学院论坛 ( 琼ICP备10001196号-2 )

GMT+8, 2024-3-29 22:17 , Processed in 0.11456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